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一把手”谈“清廉建设”之“清廉团队”

作者: 时间:2023-06-30 点击数:

    今年2月,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的行动方案》的通知,为深入贯彻省委“清廉云南”建设总体部署,打造“清廉云南”教育版,学校依据职能职责、结合不同单元,开展“一把手”谈“清廉建设”,谈思路、话举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把手”们对此有什么话要说→

   

清廉团队建设

科学技术院院长  李祖来

 

按照中共昆明理工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第一次“警示教育月”暨“廉洁文化月”活动的相关要求,结合科学技术院的工作实际,我就清廉团队建设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学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基本情况

科技创新团队是团队成员在长期科学研究或产品开发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团队创新目标和较强稳定性的创新集体。学校现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省创新团队等70余个,研发经费投入5000余万元,涵盖了冶金、生科等优势学科领域,团队建设工作在昆明理工大学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王华教授领衔的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与冶金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产生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产业示范项目,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多个省部级奖项。团队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博士后9名及博士、硕士研究生369名,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等各类国家级竞赛奖。

由季维智院士领衔的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团队,在灵长类胚胎发育、基因靶向编辑和干细胞多能性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实行以“院长负责制、PI制”的人才特区政策,突破现有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以学术为中心的工作环境,注重科研人员的学术潜力,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采取多种灵活模式聘用、管理人才,让人才把创新能力发挥到极致,创造出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动我国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为国家人口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

此外,在环境、国资、信息等领域也有一批代表性团队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学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关注平台建设较多,关注团队建设较少

团队建设的落脚点是科技创新人才,起关键作用的是团队带头人,即软实力建设;平台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加强科技创新阵地和堡垒建设,是一个开放型的载体或“舞台”,起关键作用的是场地和投入,即硬件主导。学校关注平台建设较多,旨在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平台建设好了,人才自然汇集,就能更好的承载各类创新人才,形成更高层次的团队。团队和平台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学校更关注的是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只有阵地和堡垒建设好了,自然就能培养大学者、汇聚大团队了。

2.部分团队成员重复,团队作用没能有效发挥

团队建设选人最重要,理念是根本,价值观的相同是团队建设一个关键的根本性因素,对做得好、做得长久来说非常重要。在理念相同的情况下,性格包容是第二个重要点。性格可以不同,也应该是不同的。但是性格的包容是能够长久工作的保证。我校科技团队不少,部分团队的成员重复的情况也存在,部分团队是根据申报的需要临时组团,而非在长期科学研究或产品开发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由于重申报、轻管理,团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持与管理,大多数团队(和平台)处于一种松散状态,没有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一方面,团队多而不强,大多是省部级,并且依托于学院进行建设,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学院对科技团队建设认识不到位,对团队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创新团队无权、少钱、缺场地,全靠团队带头人的个人能力,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再者,现在各级团队申请无序,基本是带头人个人或团队行为,难以在全校形成合力,团队级别受限,工作开展难度,加之学校投入不足等方面,发展后劲不足。

近年来,以生物、环境为代表的一些学科在某些领域中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有较快进步。但从整体上看,仍暂未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未能形成组团式发展,多数团队在国际国内的相关方向领域还未形成明显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清廉团队建设的思考

1.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

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和学科建设、人才战略等工作相辅相成,共同支撑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学校应强化顶层设计,在制定政策和资源调配时将这几块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加强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同时多渠道筹措经费,科学的分配团队、平台等的资金,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教师崇尚学术、安心科研。

团队建设资源是基础,创造条件满足团队成员的诉求,是一个团队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资金投入时除了硬件投入,也要考虑团队建设的投入,为团队建设提供充分的条件和基础,使团队瞄准技术前沿研究,成为相关领域具有影响的方向。

2.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做有组织的科研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以任务为纽带,聚集科技创新要素,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推行团队建设和PI制,实施个性化、差异化支持,打造形成彰显优势特色的研究高地,使这些PI团队成为我校重大科研项目的主力军、尖刀连、生力军,成为形成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的源头。同时,提升团队带头人和团队的廉政意识,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合规使用,避免资金使用的廉洁风险。

3.构建一流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加强科技团队服务、支持、管理,出台相关服务管理办法,理顺团队与学院的关系,完善团队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团队建设氛围,加强清廉团队文化建设,使团队成为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高地,更好地支撑学校“双一流”创建。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纪检监察室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